
集团新闻
再寻缴纳两万元特殊党费的“神秘人”
2月6日,农历正月初十,新年的味道犹浓。一大早儿,山钢集团莱钢党委组织部来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只见这位身穿邮政储蓄工装的小伙儿一边给大家拜年,一边掏出两万元现金和一张汇款单。
汇款单中清晰地写道:收款人为中共莱钢集团组织部;金额为20000元整;客户签名为中共党员、莱钢集团退休职工;附言为特殊党费,捐给国产第二艘航母。
早在2012年6月13日,莱钢党委组织部就收到过同样一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莱芜振兴支行的匿名汇款单,唯一不同的是,附言一栏中这样写道:党的生日即到,这是党费,为建第一艘国产航母添一份力。
据莱钢党委组织部孟宪斌科长介绍,这两笔均是莱钢建厂以来最大金额的个人不具名党费。
一模一样的汇款单,相似的附言,不同的时间节点……这两个“神秘人”到底是谁?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带着这些疑问,6日当天,记者立即赶往振兴邮局找到了当时办理业务的负责人赵熙涛。“当时来办理业务的是一位80岁左右的老人,是推着一辆破旧的老式自行车来的。老人在表述来意的时候谈到:这笔党费应该在去年党的生日时候缴纳的,但是自己因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所以拖到现在。说话间,老人还略带激动和自责。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和对党的浓厚感情,经局领导同意,专开绿灯,免费帮助老人匿名转交这笔特殊党费。”赵熙涛介绍说,按照有关规定,老人的其他信息无可奉告。
感动中夹杂着遗憾和失望——仅凭这些线索寻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按照手中掌握的线索,记者又辗转找到了2012年曾给化名“中共党员”的“神秘人”办理过缴纳两万元特殊党费的邮局职员马慧。提起此事,马慧仍记忆犹新:6月10日中午,由于是午休时间,加上天热,来振兴邮局办业务的人很少。一位身穿灰色衬衣、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了进来。“老人言语不多,但很慈祥。”马慧回忆说,办理完业务,老人又微笑着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请您替我保密,谢谢……
线索又一次中断!就在一筹莫展之际,记者接到一个电话:“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有位吴姓老人曾以“中共党员”的化名,为灾区缴纳过3600元特殊党费……”“中共党员”、“特殊党费”,一张张不同的汇款单上却留下了一个个相同或许相似的“符号”。是巧合还是本来就是一个人?记者顺着这条来之不易的线索联系到了吴姓老人所在党支部——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能源动力厂离退休党支部支部书记胡圣忠。据胡圣忠介绍,吴老在汶川大地震后确实曾化名“中共党员”,向中组部缴纳过3600元特殊党费。在当时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缴纳特殊党费,在莱钢还是首例……但提及这笔两万元特殊党费,胡圣忠表示并不知情。
这三个“中共党员”会不会就是吴老一人呢?
想见一见吴老的想法一直在记者脑海里萦绕……
但是考虑到他已83岁高龄,又得知近期患上感冒,这个想法始终无法说出口。不过经胡圣忠书记联系,记者见到了吴老的大女儿。“缴纳特殊党费这件事父亲在家从没有提过,我还真不知道是不是他老人家。但是作为女儿我心疼父亲的身体,同时我也理解和支持父亲的行为。只要他(父亲)认为是对的、有意义的,我母亲还有我们这些做儿女都会默默支持……”吴老大女儿也在莱钢工作,当得知记者来意后,她平静如水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为不让一丝线索“溜走”,在与老人女儿深入交谈中得知,吴老年幼时经历过日军侵华的历史,4岁那年险被日军刺刀刺中。他对日寇残害老百姓的种种劣迹恨之入骨,对于“国仇家恨”的理解也异于常人;1970年,怀揣着创业的激情和梦想,吴老踏上了莱钢这片热土,积极投身企业建设;1972年6月,他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吴老热衷剪报,每月从看报、筛选、裁剪、贴报、编辑,到装订成册、复印,看似简单,但却是个极其繁琐费神的细心活儿。
他除了编辑剪报,还义务为各离退休党支部、党小组及比自己年长的老党员送剪报和杂志。2007年夏天,雨后由于路滑,吴老在为莱钢机械厂离休老党员送剪报的途中,不慎连人带车摔在地上,造成左手手腕骨折,脸部擦伤,遭到了家人“埋怨”。他却说,“人家老两口在抗日战争是地下工作者,冒着枪林弹雨为党组织工作。他们年纪大了,我给他们服务,送个报纸,送个杂志,不是应该的嘛!”在受伤的情况下,吴老仍旧坚持办剪报,没有停刊一期,这一坚持就是18个年头。
现在,每天看报成了吴老必不可少的“营养餐”。“看到‘中国有了自己的航母’、‘中国第二艘航母预计今年下水’等消息后,老爷子高兴地好几天合不拢嘴。”他女儿说。年前,吴老的孙子赶来和老人一起过年。按照惯例,吴老给十来岁的重孙子包了一份压岁钱,“太爷爷,我想把它用来帮助山里和我一样大的小伙伴儿”。吴老听后很是高兴,竖起两个大拇指表示支持。在老人看来,“钱,用活了是一条路,用死了就是一堵墙。”
